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北東眼山記行





承蒙實驗室學長的邀請,八月初我到了北東眼山參與樟湖國中小舉辦的生態營隊,四天三夜的滿滿行程,剛好趕在蘇迪勒颱風警報發布前圓滿結束,讓能參與這一梯的夥伴們都備感幸運。

樟湖國中小的陳清圳校長,提倡以生態教育為主題的學習環境,帶領學生走出戶外,從自然中學習並豐富人生的體驗。這次北東眼山之行,校長邀集了植物、鳥類、蝙蝠與環境教育的專家們各顯所長,從生物多樣性的各個面向引領學生認識自然生態;此外也安排了讓學生下廚做飯、環境議題討論、夜間靜觀等活動,培養學生獨立自強與團結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樟湖的可愛孩子們

經過這幾天的相處,我發現樟湖的這些學生具有許多讓人喜歡的特質,例如很有責任感,對於被分派到的任務會有始有終地去完成,很少會耍賴擺爛。他們對於各種新奇的事物或體驗總是充滿著好奇心,同時樂於學習,擁有不錯的學習力,也願意將所學教給不懂的夥伴。此外,他們幾乎不曾喊說好無聊,挺能自得其樂。面對群眾,他們相當善於表達與分享自己的感想,並能使人從中感覺到他們的思維與真誠。

不過當然他們仍舊有著屬於小孩子不成熟的地方,像是容易分心,到處蹦蹦跳跳十分愛玩,個性活潑但有時會忘記禮貌,需要三不五時跟他們耳提面命。而在思考與回答問題時,他們往往不夠切實深入,也較少能提出多元的見解,得仰賴他人的引導和協助方能呈現具有條理的表達結果。然而,把上述這些問題套用現在的部分大學生身上似乎也說得通,因此我並不認為這些國中小的學生有所不足,反而更讓人期待他們的成長。









如何見樹又見林

在這次的生態教育活動中,我發現學生們在觀察動物與植物時反應差異很大,面對動物時一群學生會圍成一團,爭先恐後地拍照並不時發出驚嘆聲;另一方面,面對植物時則多一臉疑惑,難以仔細觀察並描述出一棵樹所具有的特徵。

這樣的差異是因為觀察動物的機緣比較得來不易嗎?然而老實說我不覺得這全然是由於動物會跑會動會逃走的關係,而有可能是源於學生尚未學到觀察植物的方法,使得他們在觀察植物時既看不到門道,也看不到熱鬧。

在墾丁國家公園解說員培訓過程中,我學到了一些對於植物的解說所能運用的技巧。我們可以運用五感去體察一棵植物的特質與美麗之處,可以說明其生長環境的生態特色,可以講解它們與人類或其他生物的相互關係,甚至可以說出一個或許虛構但卻動人無比的傳說故事。

可是在這次活動中,似乎較少著重於這部分的引導學習。我相信學生有學習到不少學術上的知識以及野調需要的技術,但我稍有疑惑的是,他們對於生態的感知能否有機會更深入一點,慢慢從「見樹」逐漸邁向「見林」的眼界。除了環境的潛移默化,身為教育者的我們該如何引導學生探索得更深更廣,這是我不斷在思考的一件事。

而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樟湖的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並不是被動的學習者,他們感受到的很多,彷彿擁有探險者與研究者的天生特質。我請他們在每木調查過程中提出五個關於這座森林的問題,而他們問:「為什麼這座森林裡會有大樹和小樹?」、「為什麼許多樹幹上都長著另外一些植物?」、「為什麼森林裡有許多倒下的枯木?」事實上,這幾乎就是生態學研究所的碩博士生們正在研究的主題了,這裡頭都蘊藏著森林生態學的哲學與理論,如果這些孩子們願意探索得更遠,就能看見這座森林的生態秘境。







從差異化到合作學習

另一個我察覺到的狀況是,這由五年級到九年級學生所組成的小隊具有認知與知識背景上的差異,因此我在教導他們稍微高深的知識或技能時,可以明顯感受到每個人理解程度上的落差。

譬如說關於樣區內樣方的座標系統,以及記錄樹木畫座標點的方式,對小學生而言就似乎太難,他們之中有些甚至無法分辨東南西北。幸好我記得小隊裡有位小學生會下圍棋,於是就想到用圍棋盤來舉例,之後再透過實際查樣點、拉樣線與每木調查的操作過程,慢慢加深他們對座標系的熟悉度。

不過我很快也發現,各小隊會自行把較難的地圖繪製工作交給學過座標的高年級隊員負責,測量樹木胸徑的工作則分派給低年級隊員,透過專業化來提升效率。如此分工合作雖然很值得讚賞,但為了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實際操作各項工作的機會,還是得提醒他們要互換任務、多方體驗。






融入遊戲與探究的生態教育

我參與的每木調查體驗活動,流程是各組將10 m ´ 10 m的大樣方拉出樣線,然後依序於裡頭5 m ´ 5 m的四個小樣方做每木調查,最後讓一起做調查的兩組學生互相複查對方樣區內的其中一個小樣方。不過我注意到,有些學生調查到第三個小樣方時就有點失去耐心了,忍不住抱怨怎麼還那麼多樹。

到這個階段,若學生們的調查技能基本上都已達到精熟,後續除了對耐心的考驗,我也開始在思考,是否能透過遊戲或其他更有趣的方式來協助學生應用所學。舉例來說,針對第三、四個小樣方,可以藉由過去每木調查者留下的資料,提供給學生幾棵樹木的編號與胸徑資料當線索,讓他們藉由觀察樹木鄰近的編號邏輯或是對樣方內樹木胸徑的觀察,找出指定的樹木並讓他們測量與記錄其胸徑,之後再透過新舊資料的比較,引導學生從樹木胸徑的變化來探究樹木生長的生物學及生態學知識。

除此之外,也可以用前人過去完成的每木座標地圖讓學生去做複查,請學生標記出在這次調查中疑似死掉、消失的樹木,並試著觀察、思考並描述這些樹木可能的死因。這個活動後續可以讓學生延伸思考森林更新與演替所具有的生態意義,也可進而探討枯倒木對於森林、生物多樣性及碳循環的重要性。

不過其實我也會有疑慮,若是上述的活動都想安排進去,時間真的足夠嗎?學生們真的可以在同一塊樣方裡來回穿梭樂此不疲嗎?對於生態學的主題探索,如何才能讓孩子們從幾棵樹的變化,去窺探整座森林所具有的生命哲學?以上這些問題我都尚未能想清楚,但我認為有付諸實現的價值,如果孩子們能覺得很有趣,又可以多學到一些東西就太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