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2014 科普論壇@科工館心得雜燴




112122日為期兩天的科普論壇,就在秋老虎的好天氣當中,在熱情高雄的科學工藝博物館火熱展開。這趟科普百匯之旅讓我收穫良多,一方面藉由科普論壇瞭解了科普教育在台灣各個單位及領域的蓬勃發展,另一方面則是首次參觀科工館的展館與科普圖書館,令人讚嘆這可真是座科普知識的礦脈。

這次論壇安排了超豐富而密集的演講,同個時段有許多組別在各個教室進行論文宣讀,畢竟是分身乏術,只能挑選最有興趣的場次去聽。透過演講交流激盪的火花,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在於對科普的認識不僅變得更為廣闊而具體,也有機會多方思考科普發展的可能性。

譬如開幕的跨界座談邀集了中研院、民間的旺宏教育基金會、博物館、圖書館以及國民教育的代表,宛如漫畫火影忍者的五影會談般,不但分享各自在科普領域的耕耘收穫,也為了未來的科普大戰,試圖聯繫起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期盼經由跨領域合作尋求科普發展的新契機。

會談中有個議題我覺得很中肯,談到科普教育在台灣學校發展困境的連鎖效應。首先是科普教育應該從國小教育就開始紮根,但台灣的科學教育重心卻似乎落在中等教育之後的階段;然而國中與高中教育,卻因為升學主義而使得科學的學習過於著重在知識的填塞,違背了科普將科學落實於生活的精神。等到大學階段,又出現大學教師輕教學重研究的問題,並且仍舊缺乏邏輯的訓練與科學議題的深度思考。這環環相扣的結果,只要在任何一個階段抹煞了學生在科學教育上的根基與學習的熱情,後續的科學教育便可能淪為事倍功半。

除了學校教育之外,科普在家庭親子教育與社會教育方面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這次論壇的多場演講中,最讓我感到振奮的是,我看見來自各個領域的科普推廣者都在民間盡力點燃科普的火苗,散發出五光十色的炫亮光熱。儘管多數講者總謙虛地說自己的成果只是盤點心,比不上學界科普學者端出的滿漢全席,然而我深感若是少了這一道道讓人驚豔的科普點心,這回的論壇或許便不足以如此叫人滿足而回味無窮。


科普論壇的科工館導覽行程


國立科工館─莫拉克風災特展


原本我參加這次科普論壇的企圖,是想瞭解科普寫作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前景,希望能找到比較明確的科普寫作方向。不過,這趟科普論壇帶來的遠超過我的期待,因為我發現這裡頭有好多來自科普的湧泉活水,即是過往枯燥的科學教育所渴望灌溉的甘霖。而與此一體兩面的是,科普教育的活血靈藥,似乎也藏於現在正翻轉乾坤的科學教育之中。科學的受眾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更須要去邏輯思考、從生活經驗中體會科學,甚至去懂得品味與鑑賞其良莠,將科學化做自身的人生哲學。

說到「科普教育」與「科學教育」的差別,中研院的王道還老師在這次論壇中發表了令人震撼的演講。他指出科普並非科學教育的一環,而是相反的,科普教育的涵蓋範圍更大於科學教育。過去的科學教育過於強調鍛鍊及篩選出菁英,畢竟科學對大多數人而言實在是相當困難的一門學問,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在科學研究中如魚得水悠然自得。

然而,科普的精神則希望不論是科學家或一般人,都能在日常中察覺到科學的無所不在,試著了解頂尖非凡的科學發現是如何立基於我們周遭可觀察到的自然現象,而新奇奧妙的科學新知又是怎樣從我們生活中所延伸出來,許多時候科學其實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們認識、思考並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

王道還老師提到有些科學家並不重視科普,甚至鄙視科普。原因在於對於台灣的科學研究者而言,與其將心力投注在科普上,不如追求發表研究成果在科學期刊來得有較高的實質回報,若有餘力協助科普的推廣,反倒成了不務正業。另一方面,科普其實亦有其專業,不論是在科普寫作、教育理念與方法、傳媒運作上,都需要除了科學研究之外的專業知識及經驗,以及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集思廣益。即使是專業的科學家,也並非每一個人都能輕鬆勝任愉快。


中研院的王道還老師


陽明大學的徐明達老師


而我本身對於科普教育的理解,或許可以用「飲食料理」來做譬喻。「科學」如同「飲食」,不僅是生活的必需,同時也蘊含極大的學問。對於一般人來說,至少得懂得哪些東西是可以吃的或該怎麼吃,也可能進一步去了解什麼是營養的、是美味的、是真的,為此你必須培養累積豐富的知識與經驗。若你能學習到料理的技術,便有機會如同科學家發現問題並善用知識、找尋方法去獲得答案那樣,針對你的食材並善用廚具、以適當的烹飪方法去完成一道美味的料理,使你的生命得以溫飽。

相較之下,科學家則像是專業的大廚,不同的研究領域即是各種不同的料理文化。科學家如廚師般,應對各種食材應該有著極深的了解與品味,勤於磨利刀具及鍛練廚藝,秉持著對美食的熱愛,大膽且細心創造出風味獨具的佳餚。然而這些美食並非只提供給美食家品嘗並予以評分,也不該僅是廚師之間爭相授受的食譜。所謂的美食必須既是一種料理文化的進步與累積,同時也應該是讓更多人們得以品嘗與感動的美好存在。

此外,科普的影響不僅只獨厚於增進一般人的科學素養,對於科學家的自我提升也很重要。因為科普的傳遞不只是由上而下,它也包括相同階層內的交流與跨領域的交流。如同家庭主婦分享各自的私房菜、大廚之間也會有頂尖廚藝的切磋,或許因為擁有相近的背景知識,相同階層間容易達到快速有效的科普交流。

不過,近年來跨領域的合作與資源分享也愈加興盛,但所謂隔行如隔山,想達到跨領域的交流,首先勢必得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藉由淺顯易懂且有效的方式呈現給不同領域的學者,以建立知識上的合作基礎,這樣的過程亦是一種科普精神的實現。

就像是面對不熟悉的異國料理,或許有人會在初次品嘗到過於「道地」的料理時,因為太辣太鹹太油而懼怕,或是由於太清淡而食不知味,反而倒足胃口不肯再去嘗試。因此,如何一方面引領用餐者逐步體會料理的美味之處,另一方面又要如何守住自身料理的精髓,這將是科普推廣過程中值得持續探討的課題。



科博館的劉德祥主任


最後還必須談到科普教育中另個最奧妙且重要的一環,那便是科普教育所應具備的情意層面。這部分可集結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將科普的觸角伸及本土性與全球性的歷史或時事,包羅社會議題、環境議題、道德議題…等。這同時也是一種將科普教育與民眾生活經驗相互結合的好方法,讓民眾知道這些重要的議題與科學的關係,進而了解科學與自己的關係。

科普教育在心靈層面能夠去傳遞真善美的價值觀,而科學的可貴並非藉由高深的知識權威讓受眾盲目迷信,而是在知識的傳播之中,帶領群眾一同參與邏輯思考的過程,讓人們去面對內心的善惡與複雜,以及許多議題之中所深具的錯縱矛盾,從中引導他們建立自身的價值觀,如此一來科普教育才能真正展現其深層價值。


以上是一點小小的淺見,作為我內心對於科普教育的印象藍圖。

這回參加科普論壇看到好多好多在科普各個領域盡心盡力付出的耕耘者,而且他們在演講時的熱情,不禁讓人覺得科普教育充滿著希望。

例如,黃靜蘋老師與一同參與的師生,充滿自信與活力地分享這幾年發展科普讀書會的過程;以及彭宗平教授對於吳大猷科學營與科學獎的介紹,還有中央大學朱慶琪主任分享如何藉由結合多項主題的互動式演示,將難懂的物理學原理變得酷炫有趣。

此外,科博館的劉德祥主任針對科普與科學素養所做的精彩演講,更是點出了科普發展的柳暗花明與終極目標,與我內心原先對於科學教育的理想不謀而合,讓我不禁頻頻點頭、備感振奮。

或許科普教育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無法在短時間內一蹴可及,但累積著這無數小小的努力與影響,期待將有更多夥伴一同參與,讓科普的精神終有一天能在台灣這座小島水到渠成、發揚光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