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好書推薦‧從稻垣榮洋的《蔬果觀察記》談科普寫作




上個月我從圖書館借了這本稻垣榮洋的《蔬果觀察記》,事先完全沒人推薦,書的封面也很樸實無華,幾乎是靠直覺與緣分把它從書架上入手的。

但才翻沒幾頁,我就不禁深陷其中,驚覺這本書絕非科普讀物界的池中物。首先是那幽默活潑又充滿感性的筆觸,屢屢令我聯想到村上春樹寫的小品文,總是譬喻精妙得令人噗哧一笑;再者是對於各種蔬果的介紹,不僅結合了其農業的歷史淵源與相關科學研究成果,還藉由擬人譬喻的手法充分展現了每樣蔬果的迷人特質,讓人驚訝原來平凡的蔬果也潛藏著各種有如人性的奧妙;此外更上一層樓的是,作者會將每種蔬果的特質融合社會時事與人文議題,帶領讀者思考更多與人生相關的課題。

之所以如此讚揚《蔬果觀察記》,主要是因為我認為這本書在各方面都極完美地達到了我對於科普寫作的期待與想像。以我們日常飲食常見的蔬果作為書寫對象,本身就是十分生活化的主題,我喜歡作者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來切入科普的脈絡,並且花費心思去融入植物形態、發生與功能等植物學研究的學問。譬如我們所吃的白蘿蔔與蕪菁,到底吃到的是它們的根還是莖,這答案得先認識過「下胚軸」這項植物構造之後才能豁然開朗。

在每個篇章,作者會根據各式蔬果名稱的語義根源去追溯它們的原產地,在這追本溯源的過程中,作者便藉由生物地理學、演化及生態學的角度,從原產地的環境特色,去說明這些作物的形態特徵與其生長環境的關係。此外,精通植物分類學的作者,也沒忘記介紹每種蔬果所屬的家族。除了詳加說明同一科植物擁有的特徵之外,也會提醒讀者注意不同科的植物之間的特徵異同,並加以區分同源器官與同功器官在親源與演化所具有的差異。

由於我本身是從植物學研究出生的,因此這本書中所提及的諸多植物科學的學問,對我來說不亦是相當引人入勝的知識饗宴。像是從番茄的茄紅素去認識各種植物色素,從長得好快的竹子去了解充滿在每個竹節上的生長點。而另一方面,作者也從蔬果在歷史上的傳播、育種過程的重大事件,帶領讀者瞭解這些生活常見的作物在人類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例如無性生殖的馬鈴薯在病害中全軍覆沒,導致愛爾蘭發生百萬人以上死亡的嚴重飢荒;相反的,來自中美洲的地瓜則在二戰後缺乏糧食的日本土地上,靠著其驚人的生長力與收穫量,成為了拯救飢荒的重要功臣。

《蔬果觀察記》的筆調雖然輕盈暢快,但其針對書寫蔬果特質所衍生出的時事針砭,卻屢屢讓人在閱讀之後心有戚戚焉。譬如從小黃瓜的栽培與市場需求的關係,談及教育僵化與包容異已的社會議題;以及從玉米的顏色與馬雅文明的傳說、黃秋葵與黑人奴隸的故事去描寫種族議題,發揚人生而平等的精神。我非常喜歡這些動人無比的書寫,這讓科普作品不僅是傳承科學知識的載體,更蘊含了對於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映照與關懷,讓人們內心的情感有所迴響。

《蔬果觀察記》這樣一本包羅植物學的形態、發生、功能、分類,以及生態學的演化、生物地理、生物多樣性、環境教育,更涵蓋人文、歷史、社會、教育、飲食文化、農業等多面向的議題融入。如此將蔬果、生活與科普完美結合的作品,再加上輕快如村上春樹小品文的詼諧筆調,在此誠摯地向各位推薦。



以下為《蔬果觀察記》中節錄的一部分:〈小黃瓜─最討厭彎彎曲曲的?〉


其實彎彎曲曲的小黃瓜在味道上不會有什麼大差異,但彎曲黃瓜的外觀倒是很不討喜,裝箱的時候也很不方便,簡直被烙上了不合群又難搞的標記。因此,據說為了不要培植出彎彎曲曲的小黃瓜,農民便會採取在小黃瓜前端掛上重物,或是把小黃瓜放在筒狀模型裡長大等等各種讓人笑不出來的方法。

但小黃瓜原本就是一種生物啊,就算環境條件完全相同,不會長出一模一樣東西的部分才是生物的有趣之處吧!但卻只是為了追求外觀美醜與裝箱的便利性,便開始要求製作出如同工業製品一樣的東西。

採收下來的小黃瓜會根據大小及彎曲程度,來決定分成差距極小的各種階級。區分選擇的機器只根據外觀便毫不留情地將收穫物品分門別類。即使味道沒有任何差別,較小的小黃瓜與彎曲的小黃瓜還是會被剔除在等級之外,再無見到陽光之日。

也許是我一個人的想法吧!就是因為小黃瓜被如此階級化分類,我們人類才會也以偏差值與學歷這樣單一的標準被審視分類吧!因為不想種出彎彎曲曲的小黃瓜,就加重孩子們的負擔,並且還緊緊箍住外框,這麼一來,小黃瓜與孩子們的外表全都很可怕地變成了一模一樣,那他們的個性都消失到哪裡去了呢?

不論愛因斯坦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紀天才,一旦世界上所有人類都是愛因斯坦的話,這個世界根本就無法成立了。小黃瓜彎彎曲曲的外觀的確並不好看,但本來就是極富多樣性的生物竟會長成完全一樣才比較奇怪吧!只要想到這裡就令人不舒服。

小黃瓜的命運並沒有這樣就結束了。站在庶民一方的小黃瓜,反而受到了變化無常的庶民們的不斷耍弄。

從前的小黃瓜果實會覆有一層叫做「Bloom」的白色粉狀物。這種白霜是因為表面細胞變化之後形成的白色細毛,被認為具有撥水的功能。這種物質與桃子果實表面的白色粉狀細毛是一樣的東西。

這種白色細毛當然是小黃瓜本身所自然分泌出來的物質,理應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無奈的是,這種細毛卻被人們懷疑「不會是農藥吧」,非常不受喜愛。雖然這時只要解開這個誤會就好,但結果大家卻是配合那些在乎外觀的消費者需求,最後還是推出了沒有白色粉狀物的小黃瓜。現在,出現在市面上的幾乎都是沒有白色細毛的無白霜小黃瓜。但是那些無白霜小黃瓜的口感並不好,做成沙拉雖然還好,但缺點就是醃漬起來的料理很不好吃。不僅如此,因為這些無白霜小黃瓜很容易得病,反而需要使用大量的農藥。這是多麼諷刺的結果啊!

最近,甚至出現了懷念彎曲小黃瓜與舊有小黃瓜的聲音,亟欲矯正過度發展的蔬菜生產近代化的想法也開始行動。但這次卻是把「彎曲的小黃瓜」當成了象徵性的存在,結果甚至出現了彎曲小黃瓜才好的風潮。這對小黃瓜來說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為小黃瓜都正在盡量努力,想要長得筆直挺拔吧!

不論是彎曲的小黃瓜,還是筆直的小黃瓜,各式各樣的小黃瓜都能以小黃瓜本色培育而成的時代,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到來呢?


稻垣榮洋 《蔬果觀察記》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2014 科普論壇@科工館心得雜燴




112122日為期兩天的科普論壇,就在秋老虎的好天氣當中,在熱情高雄的科學工藝博物館火熱展開。這趟科普百匯之旅讓我收穫良多,一方面藉由科普論壇瞭解了科普教育在台灣各個單位及領域的蓬勃發展,另一方面則是首次參觀科工館的展館與科普圖書館,令人讚嘆這可真是座科普知識的礦脈。

這次論壇安排了超豐富而密集的演講,同個時段有許多組別在各個教室進行論文宣讀,畢竟是分身乏術,只能挑選最有興趣的場次去聽。透過演講交流激盪的火花,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在於對科普的認識不僅變得更為廣闊而具體,也有機會多方思考科普發展的可能性。

譬如開幕的跨界座談邀集了中研院、民間的旺宏教育基金會、博物館、圖書館以及國民教育的代表,宛如漫畫火影忍者的五影會談般,不但分享各自在科普領域的耕耘收穫,也為了未來的科普大戰,試圖聯繫起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期盼經由跨領域合作尋求科普發展的新契機。

會談中有個議題我覺得很中肯,談到科普教育在台灣學校發展困境的連鎖效應。首先是科普教育應該從國小教育就開始紮根,但台灣的科學教育重心卻似乎落在中等教育之後的階段;然而國中與高中教育,卻因為升學主義而使得科學的學習過於著重在知識的填塞,違背了科普將科學落實於生活的精神。等到大學階段,又出現大學教師輕教學重研究的問題,並且仍舊缺乏邏輯的訓練與科學議題的深度思考。這環環相扣的結果,只要在任何一個階段抹煞了學生在科學教育上的根基與學習的熱情,後續的科學教育便可能淪為事倍功半。

除了學校教育之外,科普在家庭親子教育與社會教育方面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這次論壇的多場演講中,最讓我感到振奮的是,我看見來自各個領域的科普推廣者都在民間盡力點燃科普的火苗,散發出五光十色的炫亮光熱。儘管多數講者總謙虛地說自己的成果只是盤點心,比不上學界科普學者端出的滿漢全席,然而我深感若是少了這一道道讓人驚豔的科普點心,這回的論壇或許便不足以如此叫人滿足而回味無窮。


科普論壇的科工館導覽行程


國立科工館─莫拉克風災特展


原本我參加這次科普論壇的企圖,是想瞭解科普寫作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前景,希望能找到比較明確的科普寫作方向。不過,這趟科普論壇帶來的遠超過我的期待,因為我發現這裡頭有好多來自科普的湧泉活水,即是過往枯燥的科學教育所渴望灌溉的甘霖。而與此一體兩面的是,科普教育的活血靈藥,似乎也藏於現在正翻轉乾坤的科學教育之中。科學的受眾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更須要去邏輯思考、從生活經驗中體會科學,甚至去懂得品味與鑑賞其良莠,將科學化做自身的人生哲學。

說到「科普教育」與「科學教育」的差別,中研院的王道還老師在這次論壇中發表了令人震撼的演講。他指出科普並非科學教育的一環,而是相反的,科普教育的涵蓋範圍更大於科學教育。過去的科學教育過於強調鍛鍊及篩選出菁英,畢竟科學對大多數人而言實在是相當困難的一門學問,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在科學研究中如魚得水悠然自得。

然而,科普的精神則希望不論是科學家或一般人,都能在日常中察覺到科學的無所不在,試著了解頂尖非凡的科學發現是如何立基於我們周遭可觀察到的自然現象,而新奇奧妙的科學新知又是怎樣從我們生活中所延伸出來,許多時候科學其實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們認識、思考並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

王道還老師提到有些科學家並不重視科普,甚至鄙視科普。原因在於對於台灣的科學研究者而言,與其將心力投注在科普上,不如追求發表研究成果在科學期刊來得有較高的實質回報,若有餘力協助科普的推廣,反倒成了不務正業。另一方面,科普其實亦有其專業,不論是在科普寫作、教育理念與方法、傳媒運作上,都需要除了科學研究之外的專業知識及經驗,以及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集思廣益。即使是專業的科學家,也並非每一個人都能輕鬆勝任愉快。


中研院的王道還老師


陽明大學的徐明達老師


而我本身對於科普教育的理解,或許可以用「飲食料理」來做譬喻。「科學」如同「飲食」,不僅是生活的必需,同時也蘊含極大的學問。對於一般人來說,至少得懂得哪些東西是可以吃的或該怎麼吃,也可能進一步去了解什麼是營養的、是美味的、是真的,為此你必須培養累積豐富的知識與經驗。若你能學習到料理的技術,便有機會如同科學家發現問題並善用知識、找尋方法去獲得答案那樣,針對你的食材並善用廚具、以適當的烹飪方法去完成一道美味的料理,使你的生命得以溫飽。

相較之下,科學家則像是專業的大廚,不同的研究領域即是各種不同的料理文化。科學家如廚師般,應對各種食材應該有著極深的了解與品味,勤於磨利刀具及鍛練廚藝,秉持著對美食的熱愛,大膽且細心創造出風味獨具的佳餚。然而這些美食並非只提供給美食家品嘗並予以評分,也不該僅是廚師之間爭相授受的食譜。所謂的美食必須既是一種料理文化的進步與累積,同時也應該是讓更多人們得以品嘗與感動的美好存在。

此外,科普的影響不僅只獨厚於增進一般人的科學素養,對於科學家的自我提升也很重要。因為科普的傳遞不只是由上而下,它也包括相同階層內的交流與跨領域的交流。如同家庭主婦分享各自的私房菜、大廚之間也會有頂尖廚藝的切磋,或許因為擁有相近的背景知識,相同階層間容易達到快速有效的科普交流。

不過,近年來跨領域的合作與資源分享也愈加興盛,但所謂隔行如隔山,想達到跨領域的交流,首先勢必得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藉由淺顯易懂且有效的方式呈現給不同領域的學者,以建立知識上的合作基礎,這樣的過程亦是一種科普精神的實現。

就像是面對不熟悉的異國料理,或許有人會在初次品嘗到過於「道地」的料理時,因為太辣太鹹太油而懼怕,或是由於太清淡而食不知味,反而倒足胃口不肯再去嘗試。因此,如何一方面引領用餐者逐步體會料理的美味之處,另一方面又要如何守住自身料理的精髓,這將是科普推廣過程中值得持續探討的課題。



科博館的劉德祥主任


最後還必須談到科普教育中另個最奧妙且重要的一環,那便是科普教育所應具備的情意層面。這部分可集結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將科普的觸角伸及本土性與全球性的歷史或時事,包羅社會議題、環境議題、道德議題…等。這同時也是一種將科普教育與民眾生活經驗相互結合的好方法,讓民眾知道這些重要的議題與科學的關係,進而了解科學與自己的關係。

科普教育在心靈層面能夠去傳遞真善美的價值觀,而科學的可貴並非藉由高深的知識權威讓受眾盲目迷信,而是在知識的傳播之中,帶領群眾一同參與邏輯思考的過程,讓人們去面對內心的善惡與複雜,以及許多議題之中所深具的錯縱矛盾,從中引導他們建立自身的價值觀,如此一來科普教育才能真正展現其深層價值。


以上是一點小小的淺見,作為我內心對於科普教育的印象藍圖。

這回參加科普論壇看到好多好多在科普各個領域盡心盡力付出的耕耘者,而且他們在演講時的熱情,不禁讓人覺得科普教育充滿著希望。

例如,黃靜蘋老師與一同參與的師生,充滿自信與活力地分享這幾年發展科普讀書會的過程;以及彭宗平教授對於吳大猷科學營與科學獎的介紹,還有中央大學朱慶琪主任分享如何藉由結合多項主題的互動式演示,將難懂的物理學原理變得酷炫有趣。

此外,科博館的劉德祥主任針對科普與科學素養所做的精彩演講,更是點出了科普發展的柳暗花明與終極目標,與我內心原先對於科學教育的理想不謀而合,讓我不禁頻頻點頭、備感振奮。

或許科普教育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無法在短時間內一蹴可及,但累積著這無數小小的努力與影響,期待將有更多夥伴一同參與,讓科普的精神終有一天能在台灣這座小島水到渠成、發揚光大。